關于其他項目申報問題
200萬獎勵!成都大邑縣推進世界賽事名城建設促進體育產業發展政策支持措施、獎補標準須知
本文小編將為大家介紹成都大邑縣推進世界賽事名城建設促進體育產業發展政策支持措施、獎補標準等內容,看完之后對于該項目還有疑問,或是想要了解更多內容,可以直接致電咨詢,政策小編在線解答。
免費咨詢熱線:15855199550 (可加V),10年專業政策項目申報研究
一、成都大邑縣推進世界賽事名城建設促進體育產業發展主要目標
推動形成產業結構更優、發展質量更高,市場主體活躍、產品供給豐富、體育消費旺盛、帶動作用顯著的體育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大格局。到2025年,培育1家以上本土體育上市企業,引進培育 45 家以上體育智能裝備制造企業。打造1個國家級體育旅游精品項目、2個以上省級體育產業示范項目和2個以上成都市體育產業示范基地,全縣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100億元。
二、成都大邑縣推進世界賽事名城建設促進體育產業發展重點任務
一是優化體育產業布局。大力發展足球、籃球、乒乓球、體育舞蹈、跆拳道、太極拳、傳統武術等社會普及度高、群眾參與性強的傳統體育項目,加快發展冰雪、自行車、山地戶外、電子競技等市場增長快、成長性好的新興運動項目,以體育賽事為帶動,以健身休閑、體育培訓、場館服務、體育傳媒為主體,以體育金融、體育人才和體育科技為保障,構建體育產業生態圈和創新生態鏈。
二是促進體育產業集聚集群發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打造一批主業突出、集聚效應明顯、影響廣泛的體育產業示范項目,與文化、傳媒、商業、旅游、會展、社區發展治理、鄉村振興等深度融合,大力提升大邑體育產業的行業集中度、產業融合度,品牌美譽度和知名度。
三是提升體育公共服務能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按照“鼓勵創新、包容審慎”原則,引導社會企業積極投資體育產業,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突出公共政策穩定性、行政行為規范性、政務服務便利性,著力營造優質營商環境。
三、成都大邑縣推進世界賽事名城建設促進體育產業發展加強資金支持引領措施
(一)建立資金支持體系。構建“專項資金+產業基金+社會資本"的資金支持系統。設立大邑縣促進體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資金來源于大邑縣促進“三文”產業創新發展基金,充分發揮專項資金的引導和杠桿作用,實施重點企業招引計劃和重點品牌培育計劃。聚焦關鍵領域、重點區域、薄弱環節,加大對重點體育賽事、體育企業、體育俱樂部和體育產業示范項目的支持力度。探索建立政府引導、國有企業和社會資本共同參與體育產業投資基金,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引導和鼓勵社會企業投資體育產業,共同培育體育消費市場,促進消費升級。加強對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評估,建立完善財政資金支持項目評估指標體系,優化財政資金使用方式,確保資金的投入產出效益。
(二)完善資金保障政策。繼續將全民健身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規范使用體育彩票公益金,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積極支持群眾健身消費,引導經營主體提供公益性群眾體育健身服務。大力開展“醫保卡健身”試點,職工在定點健身場所進行的體育健身消費支出,可以使用醫保個人賬戶資金支付。鼓勵引導企事業單位、學校、個人購買運動傷害類保險。
四、打造品牌體育賽事政策獎補標準
(三)大力支持社會力量申辦舉辦品牌賽事。鼓勵社會力量引進或自主舉辦品牌賽事,政府提供場館、交通、醫療、安保等公共服務類保障。強化對社會賽事、商業賽事的宣傳,營造世界賽事名城建設的良好氛圍。鼓勵鎮(街道)根據自身條件引進或自主舉辦有影響力的品牌體育賽事,形成"一鎮(街道)一品牌"。鼓勵引進企業、公司、體育社團自籌資金在大邑縣境內承辦程序合規的國際級、國家級、省級、市級賽事,經業務主管部門評審上報通過后可獲得最高不超過2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20 萬元。補助資金不超過辦賽成本的50%。
(四)推動政府主體體育賽事市場化運作。縣政府主辦的重大體育賽事,賽事承辦單位和執行機構應當積極挖掘賽事資源,進行市場化運作,不斷提升賽事的商業價值和品牌影響。
五、培育市場行業主體政策獎補標準
(五)加大體育企業招商引資力度。在大邑縣境內通過招、拍、掛程序取得經營性用地,投資自建具有特色休閑健身、體育智能裝備制造等項目,投資規模在1000萬元以上(含1000萬元),建筑面積達2000平方米以上(含2000平方米),經業務主管部門評審后,按照實際投資總額(不含土地成本)的10%且最高不超過 200 萬元給予一次性補貼。
(六)支持體育類社會團體發展。鼓勵社會力量成立體育社會團體,進一步豐富體育市場主體和市場供給,發揮行業協會在引導產業布局和拓展業務領域等方面的指導、協調、服務、監管作用。對運行規范、實績突出的體育社會團體,在大邑注冊并冠“大邑”隊名,參加由各級體育部門組織的國家級、省級、市級以上比賽團體或個人取得前3名,業務主管部門評審上報通過后給予不高于 1 萬元一次性獎勵。
(七)支持體育人才培養機構發展。鼓勵社會力量開辦業余體育俱樂部等體育人才培養機構,加大體育人才培養的投入,支持社會化培養的體育運動人才進入各級專業、職業運動隊。對我縣社會體育人才培養機構培養的運動員,代表大邑參加高級別體育比賽的,按照參賽項目、級別、成績,根據相關規定給予獎勵。
六、建強產業支撐載體政策獎補標準
(八)支持體育產業集聚發展。鼓勵社會力量投資、建設、改造、運營體育場館、體育產業園區、體育特色小鎮、體育綜合體等體育產業基礎設施。引導體育企業向大邑文體智能裝備產業功能區、大邑西嶺雪山運動康養產業功能區等旅游體育資源集聚區集中發展,形成具有較大影響力、較強拉動作用的產業功能區。支持各類市場主體結合自身優勢,積極申報市級、省級、國家級體育產業示范基地(單位、項目)、體育旅游精品項目和運動休閑小鎮,對申報成功的按相關規定給予獎勵。
(九)支持發展體育休閑旅游業。積極整合體育、文化、旅游、休閑、養生、農業、物流等各方面資源,發展具有地域特色的體育休閑旅游產業。支持和引導有條件的旅游景區拓展體育旅游項目,鼓勵旅行社結合健身休閑項目和體育賽事活動設計開發體育休閑旅游產品和線路。結合智慧引領、綠色出行,規劃建設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體系。利用我縣西嶺鎮、花水灣鎮、出江鎮、悅來鎮、鶴鳴鎮、新場鎮等山地、森林資源,打造山地自行車賽道等群眾日常休閑健身基地和登山步道。
七、加大金融稅費支持政策獎補標準
(十)完善體育產業信貸政策。對投資規模 1000 萬元及以上,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及以上,入駐"三文"企業達到10家以上的體育產業園區,對產業園區投資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的貸款,按照貸款金額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計算利息金額的 50%給予產業園區運營管理單位一年貼息,貼息金額最高不超過1000 萬元,原則上同一主體在同一產業園區只能享受一次。鼓勵保險企業根據體育運動特點和不同年齡段人群身體狀況,開發場地設施責任險、運動人身意外傷害險等體育保險。
(十一)切實落實稅費支持政策。符合條件的體育類非營利性組織可按稅法有關規定,享受企業所得稅相關優惠政策。積極支持體育企業申請高新技術認定,經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享受國家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對體育企業發生的重組業務,符合規定條件的,可適用特殊性稅務處理。體育場館用于體育活動的房產和土地,可享受有關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優惠。體育場館等健身場所的水、氣價格按不高于一般工業標準執行。
八、加大土地和人才支持
(十二)保障體育產業用地需求。充分開發利用城市公園、社區閑置空間、郊野戶外、公共綠地等資源,建設體育健身活動場所。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合理利用工業廠房、倉儲用房、傳統商業用房等存量房地興辦體育產業,鼓勵基層社區文化體育設施共建共享。
(十三)完善體育人才體系。引進體育產品研發人才和既懂體育又懂經濟的復合型體育產業管理人才,充實到體育企業或體育管理部門,為發展體育產業提供人才支持。鼓勵多方投入,開展各類職業教育和培訓,培養實用型體育產業人才。重點加強體育服務業從業人員的崗位職業技能培訓,實行資質認證,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將體育產業作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平臺,鼓勵支持大學生、退役運動員等從事體育產業工作,并將其納入我縣創業扶持范圍,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優惠和補助。鼓勵各鎮(街道)、社區優先聘用體育專業人才從事群眾健身指導工作。
九、統籌協調保障實施
(十四)建立健全工作機制。高度重視發展體育產業,將其納入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執行國家和省、市、縣出臺的文化、健康、養老、服務業等方面的同等優惠政策,促進體育產業繁榮發展。建立由縣政府分管領導牽頭的體育產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研究推動全縣體育產業發展戰略和規劃,統籌解決產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協調推進重大項目建設。聯系會議辦公室設在縣文體旅局,負責聯系會議日常工作,按照相關規定推進落實體育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各相關單位、鎮(街道)要完善統籌機制,加強組織協調,將發展體育產業列入工作議程,明確職責分工,落實相關政策措施,促進大邑體育產業加快發展。
(十五)規范行業管理。認真貫徹執行國家關于促進體育產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加快體育市場法制化、規范化建設。建立體育產業調查統計制度,建立體育資源數據庫,定期開展統計,發布體育產業運行數據、研究報告。大力推進體育產業標準化工作。完善監督管理機制,加強體育組織、體育企業、從業人員的誠信建設,規范市場主體行為,加強行業自律,維護市場秩序,促進體育市場規范發展。
以上是關于成都大邑縣推進世界賽事名城建設促進體育產業發展政策支持措施、獎補標準等內容,臥濤小編將持續為大家整理科項目申報、知識產權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體系認證相關資訊,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歡迎隨時電話微信咨詢--15855199550 (可加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