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其他項目申報問題
四川省2023年度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市場監管技術創新中心申報條件要求和申報時間程序指南
本文小編將為大家介紹四川省2023年度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市場監管技術創新中心申報條件要求和申報時間程序等內容,詳情如下,看完之后對于該項目還有疑問,或是想要了解更多申報內容,可以直接致電咨詢,政策小編在線解答。
免費咨詢熱線:15855199550 (可加V),10年專業項目、知識產權申報研究
一、申報主體
申報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的單位應為市場監管系統技術機構,或具有行業優勢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業等,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二、總體定位
重點實驗室屬于科學與工程類科技創新基地,是推進重大科研創新、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開展高層次學術交流、產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創新平臺,以開展前瞻性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重大關鍵技術及相關公益性技術研究為重點任務,提升市場監管科技創新能力,引領和支撐市場監管科技創新發展。
技術創新中心屬于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類科技創新基地,是以協同創新等方式開展技術研究、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技術服務、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開展技術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重點任務包括開展引領前沿、顛覆性創新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培育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進行技術試驗、孵化、示范、推廣,加快科技成果的工程化、標準化、市場化、產業化;為中小企業提供公共技術服務,解決產業和企業技術難題,提高核心競爭力。
三、布局方向
申報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應符合布局重點方向(附件1),具體名稱突出優勢和特色,主要研究方向應更明確和集中,避免過于寬泛。
四、申報條件
(一)重點實驗室
1. 依托單位和參與單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2. 在本領域有代表性,科研優勢或區域特色明顯,具備承擔國家、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和廣泛開展國際、國內學術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3. 擁有學術水平高、組織能力強、在本研究領域有較高知名度的學術帶頭人,具有年齡與知識結構較為合理的研究隊伍;
4. 具有良好的辦公條件、實驗條件和充足的場地,擁有國內先進水平的科學研究試驗設備、儀器裝備及配套設施等;
5. 管理制度健全,運行機制合理,有良好的科研傳統和學術氛圍,能夠對外開放并發揮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6. 主管單位和依托單位能為重點實驗室建設和運行提供必要的經費和支撐條件。
(二)技術創新中心
1. 依托單位和參與單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2. 研究實力強,在本領域有代表性,并具備一定的科技成果轉化經驗;
3. 具有較強的應用示范、技術服務和成果轉移轉化能力,擁有良好的研發條件和產業化裝備、基地和相應的配套設施等保障條件;
4. 管理制度健全,運行機制合理;
5. 主管單位和依托單位能為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和運行提供必要的經費和支撐條件。
五、申報程序
(一)采用網絡申報方式,主管單位組織符合條件的單位登錄“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管理系統,填報《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建設申報書》或《國家市場監管技術創新中心建設申報書》。
(二)主管單位應對申報書內容進行嚴格把關,審核后通過系統導出并打印一式二份并加蓋公章,主管單位匯總所有單位材料并附推薦函和推薦項目匯總表,通過EMS一并報送至市場監管總局科技財務司科技規劃處。
(三)“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管理系統”開放時間為2023年3月15日—5月15日,請在此時間段內完成申報工作,并提交紙質申報材料(以郵寄時間為準)。逾期未提交的,不予受理。
六、推薦要求
(一)市場監管總局根據全系統科技發展需求,按照“優中選優、寧缺毋濫”的原則,統一布局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請各主管單位對照申報條件認真衡量,嚴格把關,切勿盲目申報。
(二)原則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管局(廳、委)推薦重點實驗室或技術創新中心總數不超過3個,總局相關直屬單位推薦重點實驗室或技術創新中心總數不超過1個。
(三)已列入省級政府規劃,或省級政府承諾在資金、場地等方面明確支持建設的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項目,有相關證明文件,可視情況增加推薦指標。
(四)涉及市場監管總局科技創新和管理改革重大任務的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項目,有相關證明文件,可視情況增加推薦指標。
(五)同一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項目只能通過單個主管單位推薦,不得多頭推薦。
七、其他事項
(一)同一負責人、同一團隊原則上只能承擔一個市場監管總局科技創新基地(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的建設任務。
(二)總局已批準的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資源不得重復申報。
(三)鼓勵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業積極申報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
(四)鼓勵聚焦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一帶一路”等重大戰略實施,集成市場監管系統內外優質資源,聯合申報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推動產學研融通發展。
(五)聯合申報要避免“拼盤”和“拉郎配”。聯合申報的單位數量原則上不超過3個。聯合申報需選擇其中一家單位為依托單位,其他單位為參與單位,由依托單位負責匯總、核實各單位材料,并提出申請。聯合申報各方應優勢互補,并簡述各單位在過去5年內開展合作研究及產出成果情況,明確各方在建設、運行管理、研究內容、重點任務等方面的職責和分工。在申報書附件中提供加蓋依托單位和參與單位公章的聯合申報協議,明確各單位職責和分工。
(六)由地方政府向市場監管總局推薦或給予政策、資金等相關支持,或運行兩年以上并運行較好的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以及能夠設立為獨立法人實體的技術創新中心,將予以優先支持建設。
布局重點方向
(一)市場綜合監管
圍繞信用體系建設、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監管、價格監測監管、網絡交易監管、廣告智慧監管、執法辦案裝備等重點領域發展需求,結合市場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開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新技術研究,推動其與市場監管業務加速融合。
(二)計量科學
開展量子計量基標準、量子傳感、片上計量、數字化轉型等前沿技術研究,加強生命科學與健康、生態與能源、綠色低碳、新型信息化、先進制造、空天海洋等重點領域的計量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研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精度高可靠性計量儀器和標準器,建立國際互認的新型計量體系和量值傳遞方法,提升計量支撐國家戰略和重點領域發展的核心技術能力。
(三)質量科學
加強質量科學基礎理論、原理和方法研究,開展質量特性分析新技術研究;開展標準數字化技術研究,加快標準迭代升級和數字化轉型;開展認證認可智慧化技術研究,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可持續發展與前沿交叉、安全與應急保障等領域的認證認可技術研究;圍繞檢驗檢測技術重點應用場景,攻克快速檢測、智能檢測、在線檢測、云檢測等急需關鍵技術,研發常態防范、高場景適應性和先進智能化技術及裝備,構建智能化檢測平臺。
(四)食品安全
圍繞乳制品、飲料、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等傳統食品,關注特殊食品和細胞培養肉、替代蛋白等未來食品,開展食品安全風險因子與營養品質檢測監測、溯源預警、風險評估關鍵技術研究,開發食品安全檢測監測、溯源預警的關鍵材料和裝備,搭建基于大數據的食品安全智慧監管平臺,實現食品安全從“事后監督”向“事前預防”突破。
(五)特種設備安全
開展高參數電梯智能運維、大型游樂設施健康管控、鍋爐清潔高效燃燒與安全評價、特種金屬結構材料檢測與評價等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攻關,推進特種設備智慧監管和追溯體系相關技術及平臺研發,有效提升我國特種設備安全保障與監管技術能力。
(六)工業產品質量安全
圍繞全國重點工業產品,開展質量安全風險因子識別、評價和防控關鍵技術研究,全面提升工業產品準入、生產、流通、消費與處置等各環節的質量安全監管保障能力。
以上是關于四川省2023年度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市場監管技術創新中心申報條件要求和申報時間程序等內容,臥濤小編將持續為大家整理科項目申報、知識產權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體系認證相關資訊,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歡迎隨時電話微信咨詢--15855199550 (可加V)!